典型文献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分析治疗白内障应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SICS)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临泽县人民医院选择的216例白内障病人进行研究,以治疗方案的不同进行分组,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每组108例.参照组病人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病人的眼压测量值、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测量值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眼压测量值下降,中央前房深度和视力测量值增高,且实验组病人视力改善情况较参照组更好,差别较大(P<0.05);实验组病人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组间差异不大(P>0.05);手术后比较,实验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高于参照组,组间比较有较大的差别(P<0.05).结论 在临床对白内障患者选择治疗方式时,采用超声乳化摘除术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是因此方式操作相对复杂,对于术者的操作要求较高,而在采用SICS术式进行治疗后,其操作较为简便,且此术式在患者眼部形成创口较小,可较好降低眼压,提升视力,同时在术后恢复速度较快,且在患者围术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文献关键词: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超声乳化;生活质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星元
作者机构:
临泽县人民医院,甘肃 临泽 7342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星元-.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治疗白内障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2(02):61-63
A类:
SICS
B类: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泽县,医院选择,超声乳化摘除术,眼压测量,测量值,中央前房深度,视力,术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手术前,手术后,白内障患者,患者选择,术者,术式,眼部,创口,低眼压,术后恢复,恢复速度,围术期,临床推广
AB值:
0.1690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