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山西沁县方言古来母[i]韵字读卷舌元音的现象
文献摘要:
山西沁县方言古来母[i]韵字读卷舌元音的现象颇具特色.古来母[i]韵字来自部分遇摄合口三等来母字和止摄开口三等来母字.部分遇合三来母字的白读音为[li],与止开三来母字合流,之后[i]在舌尖化之前就先行脱落,从而导致[l]成为自成音节的[(l)],后经过卷舌化的[(l)]阶段,最终演变为[(e)r],即[li]>[(l)]>[(l)]>[(e)r].在汉语北方方言止开三日母字读[(l)]/[(l)]的四种类型中,郑州、平顺、淄川三种类型的音变过程为[(z)]>[l]>[(l)]>[(l)],武乡型则为[(z)]>[l]>[(l)].沁县方言中的卷舌元音是武乡型方言继续演变的结果,其音变过程是部分汉语北方方言形成卷舌元音的一条主要途径,在汉语方言[(e)r]音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类型学意义.
文献关键词:
沁县方言;古来母;[i]韵;卷舌元音;类型学意义
作者姓名:
陈荣泽
作者机构:
咸阳 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荣泽-.山西沁县方言古来母[i]韵字读卷舌元音的现象)[J].中国语文,2022(01):72-78
A类:
沁县方言,古来母
B类:
韵字,卷舌元音,颇具,合口,三等,止摄,遇合,白读音,li,合流,舌尖,自成,音节,北方方言,三日,日母字,平顺,淄川,三种类型,音变过程,武乡,言中,汉语方言,类型学意义
AB值:
0.23146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