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民族史诗—元小说"织体形态——一种对徐则臣《北上》的社会史读法
文献摘要:
以社会史视野观照徐则臣的长篇小说《北上》,可以看到,小说家为了实现其四重雄心,在《北上》中聚焦1900-2014年的百年中国历史,形成了"民族史诗—元小说"的织体形态.小说一方面对大运河沿线地理与晚清历史细节着力甚多,虚实结合覆盖较长的时间跨度,形成"民族史诗"式的历史感;另一方面暗示读者文本作为"小说"的虚构性,生成"元小说"的自我意识,让历史感不断自我生成又自我解离.小说对"历史"的探讨就此止步,但通过打开社会史的视野,我们发现小说在晚清知识分子心路、东西方文明交融现场、大运河整体认知上仍有继续讨论的空间.
文献关键词:
《北上》"民族史诗—元小说"织体;社会史
作者姓名:
陈思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陈思-."民族史诗—元小说"织体形态——一种对徐则臣《北上》的社会史读法)[J].中国文学批评,2022(03):22-32
A类:
B类:
民族史诗,元小说,织体形态,徐则臣,北上,社会史,读法,观照,长篇小说,小说家,其四,四重,雄心,百年中国,中国历史,大运河,河沿,晚清,历史细节,甚多,虚实结合,时间跨度,历史感,暗示,虚构性,自我意识,解离,就此,止步,知识分子,心路,东西方,西方文明,整体认知
AB值:
0.37860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