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今天的铜器断代研究本质上是考古学研究——兼论新材料能否挑战"康宫说"
文献摘要:
自郭沫若于1932年出版《两周金文辞大系》至今,已经过去了 90年,但郭氏当年提出的"标准器断代法"和"系联法",仍是西周铜器断代研究的基本方法.这一套方法是以所谓"标准器"为出发点和"联络站",以铭文中包含的人名、地名、事迹等作为线索,辗转系联,找出互相关联的一组铜器;若干个"器组"又可通过一些关键线索联结到一起,形成规模更大的"器群";最终还是要回到"标准器",由"标准器"的年代来确定整个"器群"的年代范围(王世).陈梦家作为郭沫若之后又一位西周铜器断代领域的重要学者,在方法论方面的推进主要是对共出(所谓"同坑")成组器物的重视,以及从考古学角度对器类、组合、器形、纹饰的关注.但由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考古发掘出土的成组西周铜器数量仍极有限,陈梦家的研究方法仍不出"标准器断代法"和"系联法"的范围,其《西周铜器断代》的整体框架基本遵从《两周金文辞大系》,仅有局部调整.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2] 历史、地理(K)
作者姓名:
韩巍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 北京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韩巍-.今天的铜器断代研究本质上是考古学研究——兼论新材料能否挑战"康宫说")[J].中国史研究动态,2022(03):49-53
A类:
B类:
铜器,断代,考古学,康宫,郭沫若,若于,两周,金文,文辞,大系,郭氏,标准器,西周,基本方法,联络站,铭文,人名,地名,事迹,辗转,转系,互相关,相关联,若干个,成规,陈梦家,代领,共出,成组,器物,器形,纹饰,五六十年代,代考,考古发掘,发掘出,出土,不出,整体框架,遵从,局部调整
AB值:
0.4319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