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全生命周期作物种植碳排放——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证据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中国5省100村795户农户的农业生产微观调查数据,运用生命周期评价法核算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量,探讨农户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2018年,中国农户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为334.12千克二氧化碳当量/亩,且区域差异明显;农户土地经营规模扩大能促进作物种植碳排放强度降低,但土地转入规模扩大会对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产生抑制.异质性分析表明,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程度越高、对农业依赖性越低,土地转入规模对土地经营规模减碳效应的抑制就越弱;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和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土地经营规模较小的农户群体中;从是否支付土地租金来看,支付土地租金的农户群体,其土地转入规模对作物种植碳排放的影响在统计意义上不显著;从不同作物种类来看,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和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主要发生在水稻种植上.机制分析表明,土地转入规模扩大主要通过增加化肥投入和促进种植结构主粮化抑制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提出应进一步重视土地经营规模扩大的减碳效应,但要关注土地转入规模扩大对减碳效应的抑制作用,引导科学施肥与合理调整种植结构,并将作物种植碳减排的政策重点放在小规模经营农户群体上.
文献关键词:
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生命周期评价法;作物种植碳排放;农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徐湘博;李畅;郭建兵;张林秀
作者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生态系统管理伙伴计划;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徐湘博;李畅;郭建兵;张林秀-.土地转入规模、土地经营规模与全生命周期作物种植碳排放——基于中国农村发展调查的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22(11):40-58
A类:
土地转入规模,作物种植碳排放
B类:
土地经营规模,中国农村,农村发展,微观调查,生命周期评价法,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千克,二氧化碳当量,区域差异,扩大会,减碳效应,异质性分析,农户家庭,家庭成员,受教育程度,就越,规模较,土地租金,统计意义,作物种类,水稻种植,机制分析,化肥投入,主粮化,但要,科学施肥,调整种植结构,政策重点,小规模,规模经营
AB值:
0.12209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