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研究
文献摘要:
为了回收活性污泥中的蛋白质,开展基于生物吸附/A2O组合工艺运行特性与蛋白质源污泥增量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生物吸附段对进水中残留无机颗粒物的截留与颗粒状有机物的吸附作用,导致后续A2O段缺少碳源,TN、TP等水质指标均出现了超标现象,污泥有机质含量及污泥量的增长幅度都较小,进水中氮的同化/异化仅为20%左右.为保证出水水质,同时促进污泥增量,将生物吸附段剩余污泥厌氧发酵产生的优质碳源投加到后续A2O中,改善了该生物段的整体碳源环境,显著提高了微生物活性,获得了高质量的出水水质,其中氨氮、TN和TP分别达到1、3和0.3 mg/L以下.污泥的有机质含量及污泥量增长显著,进水中氮的同化/异化达到50%左右,蛋白质含量从341.2mg/gMLSS提高至406.3mg/gMLSS,增长率为19.1%.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氮元素所占的质量比从接种污泥的4.96%提高至6.71%,进一步证实了污泥中蛋白质含量的显著增加.
文献关键词:
生物吸附;氮的同化/异化;污泥有机质含量;蛋白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郑凯凯;支尧;王硕;张光生;李激
作者机构:
江南大学环境与土木工程学院,江苏无锡214122;江苏省厌氧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无锡214122;江苏高校水处理技术与材料协同创新中心,江苏 苏州215009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郑凯凯;支尧;王硕;张光生;李激-.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及蛋白质源污泥增量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22(15):109-114
A类:
gMLSS
B类:
生物吸附,A2O,工艺特性,收活,活性污泥,组合工艺,工艺运行,运行特性,颗粒物,截留,颗粒状,吸附作用,TN,TP,水质指标,污泥有机质含量,增长幅度,证出,出水水质,剩余污泥,污泥厌氧发酵,优质碳源,微生物活性,氨氮,蛋白质含量,2mg,3mg,元素分析,氮元素,接种污泥
AB值:
0.334053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