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滞留影响下不同供水末端的微生物群落对比
文献摘要:
针对龙头水滞留带来的水质生物稳定性问题,选取三种末端供水方式(集中式供水、二次供水、过滤器出水)的龙头水为研究对象,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探索和比较了水滞留导致的水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细菌方面,滞留后三种末端供水方式的龙头水中均以假单胞菌属为主,一些条件致病菌属,如副衣原体属、军团菌属、分枝杆菌属等也被检出.三种供水方式中,二次供水表现出较低的物种丰富度和较高的生物多样性,且其群落结构与另外两种方式显著不同.在古菌方面,滞留前集中式供水以西藏嗜盐碱球菌属为主,二次供水主要为未鉴定菌属,过滤器出水主要为甲烷食甲基菌属;滞留后,仅集中式供水和过滤器出水的古菌群落结构发生改变,均以产甲烷古菌为主,而二次供水则以氨氧化古菌为主.该研究成果有助于掌握饮用水中微生物信息,并可为解决水滞留带来的饮用水生物安全问题和健康风险评估提供基础数据及参考.
文献关键词:
饮用水水质;末端供水方式;水滞留;生物稳定性;细菌群落结构;古菌群落结构;高通量测序
作者姓名:
牛佳;黄怡婷;许薇;龚珑聪;吴玲婕;陈淑婷;史婷;陈晓晨
作者机构:
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城镇给排水系统安全与节能工程技术中心,福建福州350118;福州市自来水公司,福建福州350001;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福建省农村废弃物绿色循环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福州350108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牛佳;黄怡婷;许薇;龚珑聪;吴玲婕;陈淑婷;史婷;陈晓晨-.水滞留影响下不同供水末端的微生物群落对比)[J].中国给水排水,2022(05):14-23
A类:
末端供水方式,军团菌属
B类:
水滞留,留影,龙头水,生物稳定性,集中式,二次供水,过滤器,高通量测序技术,全面探索,微生物群落结构,留后,假单胞菌属,条件致病菌,衣原体,分枝杆菌属,水表,物种丰富度,两种方式,嗜盐,盐碱,碱球,古菌群落结构,产甲烷古菌,氨氧化古菌,水生物,生物安全,健康风险评估,饮用水水质,细菌群落结构
AB值:
0.23215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