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株软珊瑚共附生曲霉属真菌EGF7-0-1和EGF15-0-3共培养中杂萜类成分研究
文献摘要:
目的 对从混合培养的海洋软珊瑚共附生真菌中获得的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杂萜类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采用大米培养基对2株软珊瑚共附生曲霉属真菌EGF7-0-1和EGF15-0-3进行共培养;根据杂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在基于质谱的分子网络(GNPS)和薄层色谱(TLC)的共同指导下,运用多种柱色谱及高效液相色谱(HPLC)等方法对其杂萜类成分进行目标导向分离;通过核磁共振(NMR)、高分辨质谱(HRMS)和旋光(ORD)等技术及物理常数对照等手段对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n)和GNPS技术分析比较获得的杂萜类成分在2株真菌共培养及EGF7-0-1单培养中的含量.结果 从2株海洋真菌Aspergillus sp.EGF7-0-1和EGF15-0-3共培养的大米培养基中共分离得到7个杂萜类化合物,结构分别为terretonin(1)、terretonin A(2)、terretonin D1(3)、terretonin H(4)、terreustoxin E(5)、aperterpene N(6)和 asperterpene J(7).LC-MSn和GNPS分析结果表明共培养条件下杂萜类化合物更为丰富.结论 化合物1~7均为具6/6/6骈并骨架的3,5-二甲基苔色酸(DMOA)途径衍生而成的杂萜.与菌株EGF7-0-1单培养相比,2株真菌共培养可以诱导产生丰富的杂萜,为进一步新颖杂萜类化合物的挖掘提供支持数据.
文献关键词:
软珊瑚共附生真菌;Aspergillus sp.EGF7-0-1和EGF15-0-3;共培养;杂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蔡金旋;冯冉奇;韦霞;司徒美霞;王纪元;张翠仙
作者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蔡金旋;冯冉奇;韦霞;司徒美霞;王纪元;张翠仙-.2株软珊瑚共附生曲霉属真菌EGF7-0-1和EGF15-0-3共培养中杂萜类成分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2022(04):19-26
A类:
EGF7,EGF15,杂萜,terretonin,terreustoxin,aperterpene,asperterpene,DMOA
B类:
曲霉属,共培养,萜类成分,混合培养,软珊瑚共附生真菌,大米,萜类化合物,分子网络,GNPS,薄层色谱,TLC,同指,HPLC,NMR,高分辨质谱,HRMS,旋光,ORD,单体化合物,结构鉴定,液相色谱质谱联用,MSn,海洋真菌,Aspergillus,D1,培养条件,二甲基
AB值:
0.16337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