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外生冲击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稳定效应——理论建模及基于全球样本的实证检验
文献摘要:
本文研究事前的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应对外生冲击时的宏观经济金融稳定效应.理论分析表明:事前的宽松货币政策放大了外生冲击下银行部门的风险上升程度,而宏观审慎政策的收紧则能够增强银行部门的稳健性;同时,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在双支柱调控框架下存在相互作用,表现为宏观审慎政策能够部分抑制宽松货币政策导致的银行过度风险承担,由此减弱由事前宽松货币政策所引起的银行部门风险上升,进而起到对货币政策风险外溢效应的缓冲作用.在经济稳定效应方面,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会加重经济遭受外生冲击时的产出下降,而逆周期调节的宏观审慎政策则可以通过抑制银行信贷和投资的顺周期性,减轻经济系统所遭受的冲击.此外,宏观审慎监管削弱了货币政策与外生冲击下产出下降之间的负相关关系,而且这一作用在宽松货币政策下更为明显.基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这一独特的研究窗口,实证分析显示:事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确实放大了外生冲击下银行部门风险的上升程度和经济产出的下降幅度,而事前收紧的宏观审慎政策则增强了银行部门在面对外生冲击时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减缓了外生冲击所导致的产出下降.
文献关键词:
双支柱调控框架;货币政策;宏观审慎政策;稳定效应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勇;姚驰
作者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金融管理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勇;姚驰-.外生冲击下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稳定效应——理论建模及基于全球样本的实证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22(12):14-32
A类:
B类:
外生冲击,双支柱调控框架,稳定效应,理论建模,事前,宏观审慎政策,宏观经济,经济金融,金融稳定,宽松货币政策,银行部门,升程,收紧,下存,风险承担,门风,政策风险,风险外溢,外溢效应,缓冲作用,经济稳定,低利率,利率政策,重经济,出下,逆周期调节,银行信贷,顺周期性,经济系统,宏观审慎监管,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产出
AB值:
0.20321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