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
文献摘要: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是企业充当信用中介,将银行信贷等资金通过商业信用的渠道为供应链的上下游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支持,这会导致资金供给链延长,加剧了供应链系统性风险,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重点在于为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因此,其能否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对于防范金融风险和促进实体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深入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有效减少了企业利用商业信用把长期借款资金进行二次配置的行为,而且该抑制作用对于外部融资能力较强的企业更加明显.机制检验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减少上市公司超额银行信贷抑制商业信用二次配置.进一步分析显示,在外部市场竞争程度较低、内部风险较低、现金持有水平较高以及非高科技企业中,数字普惠金融对上市公司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抑制作用更加明显;而且,数字普惠金融在降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的同时,对于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本文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通过增加中小企业直接融资,减少了资金供给的中间环节,进而抑制大型企业充当"影子银行"进行资金的二次配置.
文献关键词:
数字普惠金融;商业信用;影子银行;二次配置
作者姓名:
钟凯;梁鹏;董晓丹;王秀丽
作者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商学院;中国政企合作投资基金股份有限公司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钟凯;梁鹏;董晓丹;王秀丽-.数字普惠金融与商业信用二次配置)[J].中国工业经济,2022(01):170-188
A类:
B类:
商业信用,二次配置,充当,银行信贷,金通,上下游,中小企业,融资支持,链延长,供应链系统,系统性风险,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发展的重点,直接融资,防范金融风险,经济稳定发展,长期借款,外部融资能力,机制检验,超额,外部市场,市场竞争程度,内部风险,现金持有水平,高科技企业,企业创新投入,中间环节,大型企业,影子银行
AB值:
0.2162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