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基于ADCP回声的黑潮-亲潮混合区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研究
文献摘要:
利用深海潜标所搭载的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acoustic doppler current profiler,ADCP)得到的后向散射强度Sv,研究了黑潮-亲潮混合区浮游动物的垂向分布、其昼夜垂直迁移(diel vertical migration;DVM)的基本特征、多时间尺度变化及对反气旋式中尺度暖涡的响应.结果表明:该海区的浮游动物主要分布在200m以浅的上层海洋和300~800m之间的中层海洋.上层浮游动物受浮游植物影响,生物量春秋多、夏冬少;分布深度夏季最浅、秋冬逐渐加深.中层浮游动物受水温影响,生物量春夏多、秋冬少;分布深度春夏深、秋冬浅.400m层的浮游动物存在显著的DVM行为,表现为昼沉夜浮,年平均DVM幅度、时长和速度分别约为200m,2h和2.8cm/s,瞬时速度可高达9 cm/s.DVM具有显著的多时间尺度变化特征.季节上,受浮游植物生物量和垂向分布的影响,DVM强度春季最强、秋冬次之、夏季最弱,DVM幅度(速度)夏季最大、春季次之、秋冬小.DVM起止时间由光照控制,与 日落日出时刻的季节变化同步.季节内,DVM强度的变化与水温和流速相关.DVM强度随温度的升高(降低)而增强(减弱),并受到水平强流的削弱.通过个例研究,首次提出暖涡总体上抑制DVM,但涡旋不同位置对其影响不同:暖涡边缘的水平强流减弱DVM强度,而暖涡中心的高温减小DVM幅度.研究结果填补了黑潮-亲潮混合区浮游动物DVM研究的空缺,为该海区生态模型的优化和渔业资源的评估与预测奠定了基础.
文献关键词:
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回声;黑潮-亲潮混合区;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多时间尺度变化;中尺度涡
作者姓名:
李琦;陈朝晖
作者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 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100;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 山东青岛 26623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琦;陈朝晖-.基于ADCP回声的黑潮-亲潮混合区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研究)[J].海洋与湖沼,2022(02):305-319
A类:
浮游动物昼夜垂直迁移,秋冬少,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回声
B类:
ADCP,黑潮,亲潮,混合区,迁移研究,深海潜标,搭载,acoustic,doppler,current,profiler,后向散射强度,Sv,垂向分布,diel,vertical,migration,DVM,多时间尺度变化,反气旋,海区,200m,800m,中层,浮游植物,夏冬,分布深度,度夏,最浅,水温,春夏,400m,2h,8cm,瞬时速度,植物生物量,最弱,起止时间,日落,落日,日出,季节变化,个例研究,涡旋,不同位置,空缺,生态模型,模型的优化,渔业资源,中尺度涡
AB值:
0.2784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