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情况分析
文献摘要:
目的 了解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的晚发现比例及相关病例特征,探索晚发现比例高值地市.方法 通过艾滋病防治基本信息系统收集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诊断年龄≥50岁HIV/AIDS患者信息,根据晚发现定义识别相关病例,采用趋势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特征,比较病例报告数及晚发现比例的分位数水平以识别高值地市.结果 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由49.6%下降至45.9%,男性和来源于医疗机构者晚发现率较高(OR依次为1.33、3.21,P均<0.001);诊断年龄为50~69岁、来源于医疗机构、经商业性及非婚非商业异性性行为感染者晚发现比例均呈略微下降趋势(Z值依次为8.08、7.27、10.35、3.09,P均<0.001).年平均报告病例数及晚发现比例均超过中位数、75%及90%分位数水平的地市构成比分别为29.7%(101/340)、9.1%(31/340)、0.9%(3/340),广西柳州、广东云浮、河南驻马店等地该值较高.结论 我国2015-2019年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晚发现比例呈逐年下降趋势但其总体水平仍较高,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省地市较为严重.相关地区需加强各年龄组高风险人群HIV筛查及宣传教育,促进病例及时发现、降低其HIV感染风险.
文献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老年人;50岁及以上;晚发现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马凯芳;张晓婷;葛琳;陈方方;蔡畅;秦倩倩;李东民
作者机构: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室,北京1022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马凯芳;张晓婷;葛琳;陈方方;蔡畅;秦倩倩;李东民-.2015-2019年我国新报告≥50岁HIV/AIDS患者中晚发现情况分析)[J].中国艾滋病性病,2022(01):16-20
A类:
B类:
新报告,HIV,AIDS,晚发现,病例特征,艾滋病防治,统收,诊断年龄,患者信息,定义识别,趋势检验,病例报告,分位数,发现率,经商,商业性,非婚,非商业,性行为,略微,报告病例,中位数,构成比,广西柳州,云浮,驻马店,总体水平,尤以,广西壮族自治区,省地,各年,年龄组,高风险人群,宣传教育,感染风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患者
AB值:
0.27858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