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超声波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征及竞争生长的影响
文献摘要:
铜绿微囊藻是常见的水华蓝藻,常常在湖泊中与蛋白核小球藻共存或竞争生长.超声波可用于藻华即时治理,能够降低藻类生理活性,影响藻类生长,还可能改变藻类种间竞争关系.为了探究超声胁迫(35 kHz,0.035 W·cm-3)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的生理特征及种间竞争的影响,本研究设置纯藻组和1∶ 1混合组(细胞浓度比)进行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微囊藻对超声胁迫更加敏感.超声处理600 s后,铜绿微囊藻的光合活性(Fv/Fm)和酯酶活性存在显著变化,纯藻组和混合组的Fv/Fm分别降低了 51.8%和64.7%.而各组中蛋白核小球藻的光合活性变化较小.同时,铜绿微囊藻释放的荧光溶解性有机物(类色氨酸、类酪氨酸、类富里酸物质)含量多于蛋白核小球藻.两种藻的细胞浓度对超声波的响应也不同,蛋白核小球藻变化较小,而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尤其是600 s超声处理大幅降低了混合组中铜绿微囊藻的细胞浓度(-42.6%),在超声胁迫解除后的8 d内蛋白核小球藻占优势,种间关系由铜绿微囊藻单边抑制蛋白核小球藻转变为两者互相抑制.在超声处理后,铜绿微囊藻的活性能够逐渐恢复,为了提高控藻效果的持久性,建议在一周后再次进行超声处理.
文献关键词:
超声波;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性;种间竞争;水华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谭啸;徐杨雪;李聂贵;段志鹏;蒋瑀霁;曾庆飞;强娟
作者机构:
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98;水利部南京水利水文自动化研究所,南京2100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学院,南京210098;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08;常州市武进区水利局,江苏常州213115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谭啸;徐杨雪;李聂贵;段志鹏;蒋瑀霁;曾庆飞;强娟-.超声波对铜绿微囊藻与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征及竞争生长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2022(10):2845-2852
A类:
B类:
铜绿微囊藻,蛋白核小球藻,生理特征,竞争生长,水华蓝藻,湖泊,藻华,生理活性,藻类生长,种间竞争关系,胁迫,kHz,超声处理,光合活性,Fv,Fm,酯酶活性,活性变化,荧光溶解性有机物,色氨酸,酪氨酸,富里酸,占优势,种间关系,系由,单边,持久性,一周,生理特性
AB值:
0.18636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