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北京市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成效、问题与提升路径
文献摘要:
我国蔬菜生产主体现阶段仍以散户为主,老龄化程度高,专业化蔬菜供给链、农资供应链、产品流通链、技术服务等各环节割裂,严重制约蔬菜产业的发展(王东红,2011;陈玛琳 等,2022).近年来,粮食作物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已经相对成熟,而蔬菜产业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一直面临服务主体与生产经营主体连接不紧密、组织化交易成本高、市场化供给主体少等瓶颈.蔬菜的生产方式和栽培特点复杂,种类繁多,对栽培条件要求高,需要精耕细作,绝大多数需育苗、保护地栽培和采后处理相结合,即使是同样的品种和产区,施用相同的农业投入品,最终的产量、品质也可能差别巨大,所以与粮食作物相比,好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对蔬菜产量和品质提升的影响更加显著.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杜洪燕;陈俊红;龚晶;刘宝印
作者机构: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数据科学与农业经济研究所,北京 100097;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北京 10019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杜洪燕;陈俊红;龚晶;刘宝印-.北京市蔬菜产业社会化服务发展成效、问题与提升路径)[J].中国蔬菜,2022(07):1-7
A类:
B类:
蔬菜产业,发展成效,蔬菜生产,生产主体,仍以,散户,老龄化程度,农资,品流,技术服务,割裂,东红,粮食作物,农业社会化服务,服务主体,生产经营主体,交易成本,市场化供给,供给主体,栽培特点,栽培条件,精耕细作,育苗,保护地栽培,采后处理,施用,农业投入品,蔬菜产量,产量和品质,品质提升
AB值:
0.37243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