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表征"新中国":1950年代《人民画报》基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范式
文献摘要:
媒介技术是社会关于世界的设想和维护社会秩序的互动体现.1950年代《人民画报》围绕新兴政权如何建立人民群众的政治认同和动员全国力量开展国家建设这两大任务,从政权合法性和新中国宣传的议题入手,想象性地建构集体化和大规模建设的新图景,形塑了新中国视觉文化生产方式——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图像范式.通过塑造毛泽东"大救星"、"外交家"的领袖形象,工人与工厂、农民与农业、士兵与战场的工农兵视觉形象,人民节日的普天同庆形象,《人民画报》呈现出对欢欣鼓舞的新社会及新生活的视觉书写,塑造了社会主义新人物、新事件、新世界视觉主题,在百废待兴的视觉环境和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视觉精神建构中表征"新中国"及中国性.然而,在特定的时代与政治背景下,《人民画报》难以深入人民新的生活和新的情感,存在条文式的解释或口号式的说教问题,在政治性和艺术性之间出现了公式化、概念化现象,为1960年代《人民画报》的图像实践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提供了反思与借鉴.
文献关键词:
《人民画报》;新中国;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图像范式;视觉文化
作者姓名:
吴果中
作者机构: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吴果中-.表征"新中国":1950年代《人民画报》基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范式)[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12):84-102
A类:
图像范式
B类:
画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现实主义范式,媒介技术,社会秩序,立人,政治认同,国家建设,大任务,想象性,集体化,新图,形塑,视觉文化,文化生产方式,毛泽东,救星,外交家,领袖,士兵,工农兵,视觉形象,节日,普天同庆,欢欣鼓舞,觉书,社会主义新人,新人物,新世界,百废待兴,积极向上,精神建构,中国性,条文,口号式,说教,政治性,艺术性,公式化,概念化,图像实践
AB值:
0.43283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