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主演流量、电影评分与票房粘性——基于国产电影数据的经验分析
文献摘要:
主演流量是互联网时代赋予主演的新兴特征,衡量了主演的网络影响力.论文提出"票房粘性"假说,并用"票房粘度"加以衡量,通过分析手工收集整理的949部国产电影的微观数据,探讨了主演流量和电影评分对电影票房粘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主演流量和电影评分在电影上映各个周期都可以显著增强电影票房粘度.主演流量在第一周期通过放大电影评分的口碑效应显著提升票房粘度,在第二、三、四周期以"明星效应"直接增强票房粘度,另外通过提高电影评分增强票房粘度;电影评分在各个周期都能显著增强票房粘度.研究验证了主演流量对于电影票房表现的积极作用,但也发现,这一作用是次要的,影响票房粘度的主导因素是电影评分.相应的对策是:只有坚持质量至上的价值取向,加强优质电影作品的有效供给,才能完成互联网产业和电影产业的良性融合,促进中国电影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文献关键词:
主演流量;电影评分;票房粘度;互联网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任力;章阳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电影学院;厦门大学经济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任力;章阳-.主演流量、电影评分与票房粘性——基于国产电影数据的经验分析)[J].新闻与传播研究,2022(04):93-109
A类:
主演流量,票房粘度
B类:
电影评分,粘性,国产电影,电影数据,经验分析,互联网时代,网络影响力,假说,收集整理,微观数据,电影票房,上映,强电,第一周,过放,口碑效应,四周,明星效应,主导因素,持质,电影作品,有效供给,互联网产业,中国电影产业,互联网新媒体
AB值:
0.1691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