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争议性科技的媒介形象:被制造的风险与被偏好的刑罚
文献摘要:
现代科学已然意识到"人造风险"开始在安全事故中扮演重要角色,但社会传播却偏好前风险社会下"邪恶-正义"的二元叙事逻辑,导致"争议性科技"往往无法摆脱特定"影响性事件"的标签化效应,最终牵连事件行为人而被置放于"绝对性判断"中.后常规科学时代,只有传播媒介不再偏执于将"事件冲突"作为流量追逐的叙事手段,才可能赋予"科学"与"规范"进行理性互动、商谈的话语平台,从而构建可供争议性科技"辩白"的空间.只有传播媒介释明现代性风险、争议性科技的多元构成,正确区分影响力事件中"人的风险"与"技术的风险",才能真正确立"风险传播"的现代范式.
文献关键词:
风险传播;争议性科技;媒介形象;科普伦理;刑事治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学文
作者机构:
西南政法大学 法学院,重庆 4011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学文-.争议性科技的媒介形象:被制造的风险与被偏好的刑罚)[J].传媒观察,2022(09):82-90
A类:
争议性科技,科普伦理
B类:
媒介形象,刑罚,现代科学,人造,安全事故,社会传播,风险社会,邪恶,元叙事,叙事逻辑,影响性,性事,标签化,牵连,行为人,置放,放于,绝对性,后常规科学,科学时代,传播媒介,偏执,追逐,叙事手段,能赋,商谈,话语平台,辩白,释明,正确区分,分影,风险传播,刑事治理
AB值:
0.4575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