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建构作为纪念空间的"延乔路":内容策展、互动仪式与数字记忆实践
文献摘要:
本文基于"延乔路"纪念空间的个案研究,探讨"延乔路"如何由一个普通的日常生活空间被建构为一个引发民众参与话题讨论和纪念仪式的纪念空间,"延乔路"纪念仪式有怎样的表征、机制和效果,并由此探讨"延乔路"纪念空间生产以及数字记忆实践的情境、动力、特征、逻辑、意义和影响.在建党百年纪念的特定情境中,互联网模因的传播机制不断再生产革命烈士的记忆图式和纪念文化,也不断形塑和强化国家认同."延乔路"纪念空间与记忆之场是在社交媒体内容策展和纪念仪式中不断生成的;其生产实践不仅受制于国家政治的逻辑,还有地方文化、空间经济以及社交媒体平台技术的逻辑,也充分体现了数字记忆实践的连接性、展演性与流动性.
文献关键词:
延乔路;纪念空间;内容策展;互动仪式;数字记忆实践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梦倩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9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梦倩-.建构作为纪念空间的"延乔路":内容策展、互动仪式与数字记忆实践)[J].新闻界,2022(11):26-42,53
A类:
B类:
纪念空间,延乔路,内容策展,互动仪式,数字记忆实践,个案研究,日常生活空间,民众参与,纪念仪式,空间生产,建党百年,百年纪念,特定情境,模因,传播机制,再生产,革命烈士,图式,纪念文化,形塑,国家认同,记忆之场,媒体内容,生产实践,受制于,国家政治,政治的,地方文化,空间经济,社交媒体平台,平台技术,技术的逻辑,连接性
AB值:
0.32895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