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研究
文献摘要:
为探究页岩气开发过程中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等级,以川南页岩气开发区域某井区开发平台钻井过程中产生的水基钻屑为研究对象,以明亮发光杆菌T3(Photobacterium phosphoreum T3)为受试物种,通过试验评价其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试验过程中主要考察水基钻屑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液的制备条件对其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提剂与水基钻屑的液固比为5 L/kg,浸提剂pH为5,振荡18±2 h后静置30 min的条件下得到的中层液为水基钻屑生物毒性测试液;当水基钻屑测试液pH为8时,将其稀释50倍后对明亮发光杆菌T3的发光抑制率为52%以上.根据不同受试物种对水基钻屑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适应性分析可知,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为受试物种的水生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GB/T 13267—91)与以明亮发光杆菌T3为受试物种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方法(Q/SY111—2007)对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重复测试结果较为稳定,与标准物质测试结果对比P<5%,证明水基钻屑测试液能客观反应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等级.该研究不仅能为前端环境友好型钻井工作液开发提供参考,也能为后续水基钻屑的处理处置、特别是为后续采用发光细菌法为油气田勘探开发产生的固废、不溶性固体材料等的生物毒性分级及检测提供一定参考.
文献关键词:
水基钻屑;发光菌;生物急性毒性;生态风险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天菊;宋娇;黄涛;彭宝亮;董鑫杰;胡小龙
作者机构:
西南石油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四川 成都 610500;四川长宁天然气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51;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 10008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天菊;宋娇;黄涛;彭宝亮;董鑫杰;胡小龙-.页岩气开发水基钻屑的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22(10):12-17
A类:
明亮发光杆菌,phosphoreum,Brachydaniorerio,SY111
B类:
页岩气开发,发水,水基钻屑,生物急性毒性,测试研究,开发过程,川南页岩气,开发区域,井区,开发平台,台钻,Photobacterium,试验评价,试验过程,试液,制备条件,浸提剂,液固比,静置,下得,中层,生物毒性测试,光抑制,抑制率,毒性测试方法,适应性分析,斑马鱼,水生生物,复测,标准物质,结果对比,明水,端环,环境友好型,钻井工,工作液,处理处置,发光细菌法,油气田勘探,勘探开发,固废,固体材料,发光菌,生态风险
AB值:
0.213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