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美好生活、民生保障与劳动幸福权的最大化实现
文献摘要:
美好生活是一种人人期待和向往的生活状态,但要使得这种生活状态成为一种可测量和可触摸的具体存在,则离不开劳动幸福权概念的出场和引入.美好生活在本质上可以理解为与当前阶段的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幸福权.只有最大限度地实现劳动幸福权,民生才能真正得到保障.这样的新型民生保障与传统的那种救济型、仁慈型、施舍型民生保障是完全不同的,它属于更加深层的民生保障.这样的深层民生保障的实现需要建立在劳动幸福权理论上才能得到学理支撑.劳动幸福权是每个人皆拥有的不可转让的初始权利,体现的是每个人获得属人属性的天然权利.它既是一切合理性之合理的根据,也是一切不合理性之不合理的根据.每个人都需要在创造性的诚实劳动中实现劳动幸福权.
文献关键词:
美好生活;民生保障;劳动幸福;劳动幸福权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何云峰;潘二亮
作者机构:
上海师范大学知识与价值科学研究所/哲学与法政学院 上海20023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何云峰;潘二亮-.美好生活、民生保障与劳动幸福权的最大化实现)[J].学术月刊,2022(02):79-90
A类:
B类:
民生保障,劳动幸福权,生活状态,但要,可测量,触摸,具体存在,出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那种,救济型,仁慈,施舍,学理支撑,转让,切合,切不,不合理性,诚实劳动
AB值:
0.24177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