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当代小说的"物性"转向与诗学再造——从贾平凹《山本》谈起
文献摘要:
博物写作是中国文学与文化的传统.早在《诗经》时期,物就是诗歌的重要构成.朱熹说"解《诗》,如抱桥柱浴水一般,终是脱离不得鸟兽草木"①,讲的就是鸟兽草木训诂对解诗的重要.继《诗经》之后,《楚辞》《山海经》《博物志》《述异记》《十洲记》《西游记》《红楼梦》《镜花缘》等,同是博物写作的典范.传统中国写物风气的形成,与农耕社会人们对天地的谦恭和对自然的崇拜有关,惟因生活于农耕社会,才有人对自然的亲,方可以写出"关关雎鸠,在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桑之未落,其叶沃若""雄雉于飞,泄泄其羽"这种人与自然感通的句子.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周保欣
作者机构:
浙江财经大学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周保欣-.当代小说的"物性"转向与诗学再造——从贾平凹《山本》谈起)[J].小说评论,2022(03):135-142
A类:
述异记
B类:
当代小说,诗学,贾平凹,山本,谈起,中国文学,诗经,朱熹,鸟兽,草木,训诂,楚辞,山海经,博物志,西游记,红楼梦,镜花缘,同是,传统中国,风气,农耕社会,社会人,谦恭,崇拜,写出,关关雎,雎鸠,河之洲,桃之夭夭,灼灼,感通,句子
AB值:
0.5918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