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
文献摘要:
本文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商业银行微观层面的数字金融指数构造方法,以2011-2020年中国175家商业银行为研究样本,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承担显示出了显著的负向影响效应,但存在结构性差异;数字金融冲击下银行表内业务风险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表外业务风险表现出了集聚的倾向,这一结果在考虑使用工具变量以及反事实检验之后依然稳健;其作用机制在于,数字金融的扩张压缩了商业银行表内业务的收入空间,增强了银行拓展表外业务的动机,进而导致表内业务风险存在向表外业务转移的迹象.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发现,这一影响效应在非上市以及资本充足率更低的商业银行样本中表现的更加突出.
文献关键词:
数字金融;商业银行;收入结构;银行风险
作者姓名:
胡灵;窦钱斌;刘崇书
作者机构: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胡灵;窦钱斌;刘崇书-.数字金融有助于降低商业银行风险吗?——来自中国银行业的证据)[J].新金融,2022(01):32-41
A类:
B类:
商业银行风险,中国银行业,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微观层面,构造方法,家商,双向固定效应模型,数字金融发展,风险承担,影响效应,结构性差异,金融冲击,内业,业务风险,表外业务,使用工具,工具变量,反事实,迹象,异质性分析,非上市,资本充足率,收入结构
AB值:
0.2485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