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新疆草原毒害草监测与防治技术
文献摘要:
毒害草是草原有害生物重要类群之一,如任其在天然草原上肆意繁殖,会造成原生植被大量消亡,进而降低草原生物多样性,最终加剧草原退化.国家已将毒害草防控作为生物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国家安全体系.新疆是草原毒害草发生的重点省区,近年来,新疆草原毒害草灾害持续发生,据统计,"十三五"期间,新疆毒害草累计发生面积达到2333.35万hm2(3.5亿亩),危害严重并已开展监测和防治的有白喉乌头、醉马芨芨草、豚草、三裂叶豚草、甘肃马先蒿等,约占毒害草危害面积90%以上.尤其是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中的豚草、三裂叶豚草,自2010年入侵新源县天然草原以来,危害严重,蔓延趋势不容忽视.同时,伊犁河谷乌头、巴音布鲁克草原毒害草、天山北坡醉马芨芨草等本地毒害草也呈扩散蔓延态势,影响草原生态安全.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璇;林峻
作者机构:
自治区蝗虫鼠害预测预报防治中心站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璇;林峻-.新疆草原毒害草监测与防治技术)[J].新疆林业,2022(02):37-41
A类:
B类:
毒害草,防治技术,有害生物,类群,天然草原,肆意,消亡,草原退化,已将,生物安全,国家安全体系,省区,计发,发生面积,hm2,亿亩,白喉乌头,芨芨草,三裂叶豚草,甘肃马先蒿,危害面,恶性杂草,新源县,原以,伊犁河谷,巴音布鲁克草原,天山北坡,扩散蔓延,草原生态安全
AB值:
0.31300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