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刈割频率、混播比例和混播组合对盐碱地混播草地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
文献摘要:
在内蒙古中西部轻度盐碱地,以草原3号杂花苜蓿分别与新麦草、缘毛雀麦、长穗偃麦草不同混播比例(豆禾比1:1、1:2、1:3)建植3年的人工草地为研究对象,设3个刈割频率(年刈割1次、年刈割2次、年刈割3次)研究不同刈割频率、混播比例和混播组合对牧草产量以及种间竞争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刈割频率与混播组合的互作效应对混播草地的牧草产量有显著影响(P<0.05),其中主效应刈割频率对产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且以年刈割2次牧草产量表现均为最高.3个混播组合在不同刈割频率下的竞争指数表现一致,均为豆禾相对产量大于1,相对产量总值大于1,苜蓿种间竞争率大于1,禾草种间竞争率小于1.不同混播比例组合在各刈割频率下的相对产量和相对产量总值表现为大于1,在3种刈割频率下苜蓿种间竞争率均随着禾草比例的升高逐渐增大,年刈割3次时禾草种间竞争率表现为先增高后降低,且豆禾以1:2混播时禾草种间竞争率较高.综合考虑,苜蓿与新麦草以1:2、苜蓿与缘毛雀麦以1:3、苜蓿与长穗偃麦草以1:1进行混播建植,且每年刈割2次更有利于维持稳定、高产的混播草地.
文献关键词:
混播草地;刈割频率;混播比例;牧草产量;种间竞争关系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启宇;云岚;陈逸凡;郭宏宇;李珍;高志琦;石凤翎
作者机构:
内蒙古农业大学草原与资源环境学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启宇;云岚;陈逸凡;郭宏宇;李珍;高志琦;石凤翎-.刈割频率、混播比例和混播组合对盐碱地混播草地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J].中国草地学报,2022(08):61-68
A类:
种间竞争率
B类:
刈割频率,混播比例,盐碱地,混播草地,草地产量,种间关系,草原,杂花苜蓿,新麦草,雀麦,长穗偃麦草,建植,人工草地,牧草产量,种间竞争关系,互作效应,主效应,产量表现,竞争指数,相对产量总值,禾草,草种
AB值:
0.15943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