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文献摘要:
目的 对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并探究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治疗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月我院经一线治疗后失败的小细胞肺癌60例,采用摸球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伊立替康治疗,观察组则采用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治疗,两组均同时治疗4~6个周期,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指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DCR)为96.67%,与对照组的76.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中多效生长因子(PTN)、可溶性死亡受体5(sDR5)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与对照组的2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实施二线治疗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盐酸安罗替尼配合伊立替康方法治疗,可减少治疗中不良反应的发生,并促进其血清指标水平的改善,疗效确切,且较为安全,可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文献关键词:
盐酸安罗替尼;伊立替康;小细胞肺癌;安全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文慧
作者机构:
天津港口医院呼吸内科,天津 30045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文慧-.盐酸安罗替尼联合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2(01):38-40
A类:
sDR5
B类:
盐酸安罗替尼,伊立替康,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肺癌患者,临床应用效果,应用效果评价,治疗临床,我院,一线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疾病控制率,DCR,多效生长因子,PTN,死亡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期间,血清指标水平
AB值:
0.19398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