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剧场性
文献摘要:
剧场性概念是戏剧学和文艺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对此概念中外戏剧学界有长期的探讨和争论.本文在汪余礼等人研究的基础上简要、全面地梳理西方语境下此概念的流变,尤其是20世纪后半叶.比较评述了较为重要,但在中文学界较少介绍的费哈尔、特隆斯塔德、韦伯等人对剧场性不同方向的定义.同时,也兼顾梳理了中文语境中的一些意义流变.厘清剧场性概念中最核心的问题:即符号学方法和自律美学的辩证统一.其次,本文从由小到大,由"内"到"外"四个方面对剧场性概念中的关键美学问题作出辨析:作为剧场艺术形式本身的性质、被划归为剧场的审美特征、被其他艺术门类"借用"的性质、相关人文学科中使用和借用的剧场性、人生和社会中普遍的性质.最后,用上述梳理和辨析的结果,讨论剧场性-文学性争论背后反映的实践问题,并得出解释性结论:本文认为,用文学性来规定剧场性是不恰当的.
文献关键词:
剧场性;戏剧符号学;表演性;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石可
作者机构:
南京大学艺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石可-.论剧场性)[J].文艺理论研究,2022(03):139-151
A类:
B类:
剧场性,戏剧学,文艺理论,核心概念,后半,半叶,文学界,斯塔德,韦伯,同方向,辩证统一,由小到大,美学问题,剧场艺术,艺术形式,划归,审美特征,艺术门类,借用,人文学科,文学性,实践问题,解释性,戏剧符号学,表演性
AB值:
0.31173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