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文献摘要: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侵入岩形成于129.1±1.0~129.7±1.1 Ma,属于早白垩世,与太行山其他地区乃至整个华北地区侵入杂岩体具有相近的形成年代,表明在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与华北地区经历了相同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和构造环境,即南太行山地区处于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范围之内.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轻稀土总量(LREE平均为113.71×10-6)明显高于重稀土总量(HREE平均为11.97×10-6),具有相对明显的富集轻稀土元素的右倾型配分形式、Eu的弱正异常及大离子亲石元素相对富集的特征,且具有Sr、Ba含量高、Sr/Y、(La/Yb)N比值高的特征,表明壳幔岩浆混合是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岩浆作用的主要成因机制.
文献关键词:
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中生代侵入岩;壳幔岩浆混合
作者姓名:
余智慧;吴园园;王巧玲;王剑锋;陈昊龙;王明明;祝少辉;陈春景;王昊;袁要伟;李玉芹
作者机构:
河南省有色金属地质矿产局第七地质大队,郑州,450016;河南省有色金属矿产探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45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余智慧;吴园园;王巧玲;王剑锋;陈昊龙;王明明;祝少辉;陈春景;王昊;袁要伟;李玉芹-.太行山南段安林地区侵入岩LA-ICP-MS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意义)[J].地质论评,2022(03):877-890
A类:
安林地区,壳幔岩浆混合
B类:
太行山南段,LA,ICP,锆石,Pb,地球化学特征,构造意义,中生代侵入岩,年表,Ma,早白垩世,华北地区,杂岩体,晚中生代,太行山地区,地球动力学背景,构造环境,南太行,华北克拉通,岩石圈减薄,轻稀土,LREE,重稀土,HREE,稀土元素,右倾,配分,分形,Eu,亲石元素,Sr,Ba,La,Yb,岩浆作用,主要成因,成因机制
AB值:
0.2714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