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塞林格小说与艾略特《荒原》的互文性探究
文献摘要:
1947年与1948年之交,塞林格连续发表了两篇重要的短篇小说《倒生的密林》与《抓香蕉鱼最好的日子》,其中均援引了诗人艾略特的作品《荒原》.尽管对艾略特诗作(尤其是《荒原》)的互文指涉常见于塞林格的小说,但在这两篇几乎同时发表的作品中,塞林格对"荒原"意象的阐发却互相矛盾,很值得注意.事实上,两篇小说对《荒原》看似对立的指涉既根源于塞林格的反战思想,也源自其对二战后美国冷战思维下"同一性"社会主张的反感.此外,这两篇小说还宣示了塞林格二战后写作风格的丕变,他不仅热衷于书写作为局外人的诗人,还确立了将诗歌的创作手法融于小说创作的独特风格.
文献关键词:
塞林格;小说;《荒原》;战争;同一性;诗歌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卢一欣
作者机构:
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卢一欣-.塞林格小说与艾略特《荒原》的互文性探究)[J].外国文学研究,2022(03):144-157
A类:
香蕉鱼
B类:
塞林格,艾略特,荒原,互文性,两篇,短篇小说,密林,日子,援引,诗作,指涉,常见于,阐发,互相矛盾,值得注意,看似,反战,二战后,冷战思维,同一性,反感,宣示,后写,写作风格,热衷于,局外人,创作手法,融于,小说创作
AB值:
0.35400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