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光复初期台湾农业复员与两岸农业一体化
文献摘要:
光复前夕,陈仪将负责拟订战后中国农业复员计划的农业专家赵连芳延揽进治台班底,参与台湾农业接收筹备事宜,台湾农业复员因此一开始就与战后中国整体的农业复员计划联系在一起.依据其对战后中国农业发展道路的理解,以及对日据时期台湾农业状况的初步认识,赵连芳等大陆农业专家一方面主张以民生主义改造台湾农业,去除日人的经济榨取体制;另一方面主张增加工业原料和外销特产的生产,推动农工商业共同发展.台湾光复后,赵连芳等人基本依照这两大主张对台湾农业进行机构接收与生产复员,在尽量恢复战前农业生产基础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两岸农业一体化的构想,希望两岸农业能融为一体,相互促进.但因日本殖民统治末期台湾农业受日人涸泽而渔,元气大伤,光复初期的农业生产复员并不尽如人意,赵连芳等人不得不将恢复战前生产水平的时间延长到五年计划完成后,两岸农业一体化也因政局动荡,未能有效落实.
文献关键词:
台湾农业;农业复员;两岸关系;赵连芳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程朝云
作者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程朝云-.光复初期台湾农业复员与两岸农业一体化)[J].台湾研究,2022(02):95-110
A类:
台湾农业,农业复员,陈仪,赵连芳
B类:
农业一体化,前夕,拟订,战后,延揽,台班,班底,筹备,事宜,一开,中国农业发展,日据时期,民生主义,榨取,加工业,工业原料,外销,特产,农工商,工商业,台湾光复,战前,生产基础,融为一体,殖民统治,涸泽而渔,元气大伤,尽如人意,前生,生产水平,五年计划,政局,动荡,有效落实,两岸关系
AB值:
0.2868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