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何处为家:家国心态的演进及其心态秩序的表征
文献摘要:
家国心态与社会结构互构,通过角色自然化、塑造社会群体的记忆和对事物进行分类等方式,处理个体与国家、群体与群体的关系,并作用于社会整合.家国心态源起于先秦宗法制社会,其心态秩序与宗法权力分配互为映衬.秦汉之后,家国心态作为一种社会分类体系和认知图示成为自然化的社会价值取向,表现为忠孝互构的帝国心态秩序.近代以来的家国心态以传统的内生性形式为表,外生性的民族国家建设为里,表现为以"去家化""以家喻国"等为内容的国家主义崇拜心态秩序.改革开放后,经历了短暂的迷茫后,对文化主体性和内生性因素的强调,成为家国心态的主基调.当下,治理共同体、命运共同体等代表着心态秩序现代化的发展方向.
文献关键词:
家国心态;心态秩序;内生性;外生性;共同体
作者姓名:
李峰;柯玉婷
作者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上海20162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峰;柯玉婷-.何处为家:家国心态的演进及其心态秩序的表征)[J].探索与争鸣,2022(08):129-137
A类:
家国心态,以家喻国
B类:
心态秩序,社会结构,互构,自然化,社会群体,社会整合,源起,先秦,宗法制,权力分配,映衬,秦汉,会分,分类体系,认知图,图示,社会价值取向,忠孝,帝国,近代以来,内生性,外生性,民族国家建设,国家主义,崇拜,改革开放后,迷茫,文化主体性,基调,治理共同体
AB值:
0.3128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