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话语何以成为权力——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政治哲学分析
文献摘要:
话语权包括三个维度:发生学维度,即物化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话语生产能力为前提;接受维度,即对话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获得主体间性、文化间性的接受为关键;塑造维度,即权力形态,强调话语权的实现以其对受众价值观的塑造为旨归.与此相适应,中国社会科学要真正走向世界,需同时推进三大"基础工程":话语生产力积攒工程、话语影响力提升工程和话语塑造力培育工程.中国社会科学要想具有国际学术话语权,需挖掘现代转型之"中国方案"的学理内涵,围绕基于"中国愿景"的"中国现代价值观"进行社会科学阐释,并使之走向世界.
文献关键词:
软实力;话语权;中国愿景;话语影响力;话语塑造力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杨晓畅;孙国东
作者机构:
复旦大学法学院;复旦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上海 20043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杨晓畅;孙国东-.话语何以成为权力——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的政治哲学分析)[J].探索与争鸣,2022(06):159-169
A类:
话语塑造力
B类:
中国社会科学,走向世界,政治哲学,哲学分析,发生学,话语生产,生产能力,接受维度,得主,主体间性,文化间性,旨归,基础工程,积攒,话语影响力,影响力提升,培育工程,国际学术话语权,现代转型,中国方案,中国愿景,现代价值
AB值:
0.3069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