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
文献摘要:
数字时代,互联网实践把基于血缘、地缘而组建的乡村熟人社会复制到数字平台上,突破了传统乡村社会的地理边界的限制,建构起横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数字共同体,构筑起村民之间的数字化联络机制,形成乡村社会的数字化关系网络,最终逐渐生成虚拟型熟人社会形态.这表明乡村熟人社会并没有发生实质性衰败,反而依托互联网技术,重新激活了乡村社会的内部活力,维系着传统乡村熟入社会的基本内核,展现出一种熟人社会的新形态,即以熟人社会的虚拟化运作为特性的乡村社会形态.该乡村社会形态的特征区别于既有研究工作中对熟人社会的描述.虚拟型熟人社会不仅是识别数字时代乡村社会基本形态的抓手,而且是对"熟人社会"概念的深化和拓展,是认清数字时代的乡村社会中诸多现实困惑、实现乡村社会有效治理的理论前提.
文献关键词:
数字时代;互联网;熟人社会;乡村社会形态;村民行为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郭明
作者机构:
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广州51000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郭明-.虚拟型熟人社会:一个新乡村社会形态)[J].探索与争鸣,2022(02):95-105
A类:
B类:
熟人社会,新乡村,乡村社会形态,血缘,复制到,数字平台,传统乡村,地理边界,横跨,城市与乡村,数字共同体,筑起,联络,关系网络,渐生,衰败,基本内核,虚拟化,特征区,别数,基本形态,认清,有效治理,理论前提,村民行为
AB值:
0.26161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