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C/C-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高温耐烧蚀性能研究
文献摘要:
为提高C/C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采用化学气相沉积与高温渗铜工艺制备了密度为2.01 g/cm3的C/C-Cu复合材料.采用高温氧乙炔焰考察了复合材料的高温耐烧蚀性能,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与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复合材料烧蚀前后的物相与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经20 s的氧乙炔焰烧蚀后,复合材料的线烧蚀率与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1 mm/s、0.0033 g/s.烧蚀过程中,由于铜的液化及气化会吸收大量的热量,对材料起到了较好的发汗冷却效果,因此,烧蚀后复合材料表面没有形成明显的烧蚀凹坑,且表面出现了大量毫米级Cu及其氧化物球状熔融颗粒.在烧蚀过渡区与烧蚀边缘区,由于残留球状熔融颗粒的发汗冷却作用,炭纤维与基体结构完好,未发生明显的烧蚀破坏痕迹.
文献关键词:
C/C-Cu复合材料;耐烧蚀性能;烧蚀机理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禹正华;杨鑫;陈飞雄;颜君毅;黄启忠;江睿;韩非江
作者机构:
中南大学 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 长沙 410083;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8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禹正华;杨鑫;陈飞雄;颜君毅;黄启忠;江睿;韩非江-.C/C-Cu复合材料微观结构及高温耐烧蚀性能研究)[J].炭素技术,2022(01):32-36,58
A类:
B类:
材料微观结构,耐烧蚀性能,化学气相沉积,渗铜,工艺制备,cm3,氧乙炔,相与,线烧蚀率,质量烧蚀率,液化,发汗冷却,冷却效果,凹坑,毫米,球状,熔融,过渡区,边缘区,冷却作用,炭纤维,基体结构,完好,痕迹,烧蚀机理
AB值:
0.29093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