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近40年塔里木河流域水沙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
文献摘要:
为探究塔里木河流域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改变造成的河流水沙变化,依据1980—2020年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站,源流玉龙喀什河控制水文站同古孜洛克站、叶尔羌河卡群站、阿克苏河新大河站和开都河焉耆站的实测径流和输沙资料,利用Mann-Kendall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Pettitt非参数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40年塔里木河流域水沙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结果表明:在1980—2020年期间塔里木河流域同古孜洛克站、阿拉尔站、卡群站、焉耆站径流量显著增加,新大河站、同古孜洛克站、阿拉尔站径流量出现突变点,分别在1992年、1999年、2000年,突变后较突变前增长18.23%,18.10%,62.15%;卡群站和同古孜洛克站的输沙量没有显著变化趋势,阿拉尔站、新大河站和焉耆站的输沙量都显著减少,突变点都在2001年,突变后较突变前降低36.73%,30.50%,68.31%.塔里木河水沙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源流四站控制区的径流深存在南北空间上的差异,北部源于天山的阿克苏河和开都河径流深低于南部源于喀喇昆仑山的叶尔羌河和玉龙喀什河,从上游向下游输沙模数降低,径流主要受降雨和气温差距影响,而泥沙差异则是由于植被覆盖度变化.在上游三源流汇入干流的区间内,年平均消耗径流量98.21亿m3,径流深167.31 mm,淤积泥沙量4424.15万t,淤积模数753.69 t/(km2·a).对塔里木河四源一干径流泥沙实测数据的分析结果证明了塔里木河近期综合治理工程总体上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文献关键词:
径流量;输沙量;时空变化;空间分异;塔里木河流域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祁泓锟;焦菊英;严晰芹;李建军
作者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中国科学院 水利部 水土保持研究所,陕西 杨凌 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祁泓锟;焦菊英;严晰芹;李建军-.近40年塔里木河流域水沙演变及其空间分异特征)[J].水土保持研究,2022(05):117-123
A类:
河卡
B类:
塔里木河流域,流域水沙,水沙演变,空间分异特征,自然条件,人类活动,变造,河流水,水沙变化,塔里木河干流,阿拉尔,玉龙喀什河,水文站,洛克,叶尔羌河,阿克苏河,新大,大河,开都河,焉耆,测径,Mann,Kendall,Pettitt,非参数检验,径流量,变点,输沙量,河水,空间差异,控制区,径流深,北空,天山,喀喇昆仑山,游向,输沙模数,受降,植被覆盖度,汇入,淤积,泥沙量,km2,四源,一干,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环境效益,时空变化
AB值:
0.2621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