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寿昌江河流泥沙来源研究
文献摘要:
人类活动是影响河流泥沙淤积的重要因素,为探讨道路建设和河道破坏对河流产沙的影响,以浙江省寿昌江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复合指纹识别示踪技术,得到了不同潜在泥沙来源区对河流产沙的贡献.结果表明:采用Kruskal-Wallis H-test(KW-H)与多元判别分析(DFA)组合、主成分分析(PCA)与DFA组合得到的指纹示踪因子,结合复合指纹示踪模型,均能够很好地区分泥沙来源,但PCA和DFA统计法得到的4个指纹示踪因子组合能更好地区分泥沙来源.在河流出口处,来自河道的泥沙最多,占河流总产沙的34.7%,其次是建设用地,其产沙贡献为总产沙的28.1%,来自林地和水田的泥沙贡献分别为24.1%,12.7%,旱地产沙贡献最小,仅为0.3%.降水、土地利用、造桥、挖沙及道路建设等是引起产沙贡献差异的重要原因.因此,寿昌江流域降雨量大,植被覆盖度高,河流泥沙主要来自人类生产建设对地表的破坏.
文献关键词:
寿昌江流域;指纹示踪;泥沙来源;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秋艳;方海燕;李国强
作者机构:
中国科技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100717;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01;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京100049;杭州市水文水资源监测总站,杭州3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秋艳;方海燕;李国强-.寿昌江河流泥沙来源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22(04):115-120
A类:
寿昌江流域,指纹示踪
B类:
江河,泥沙来源,来源研究,人类活动,泥沙淤积,道路建设,河道,道破,产沙,指纹识别,示踪技术,源区,Kruskal,Wallis,test,KW,多元判别分析,DFA,统计法,子组,出口处,建设用地,林地,水田,旱地,造桥,挖沙,降雨量,植被覆盖度,生产建设
AB值:
0.262572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