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基于生态与生产功能权衡的赣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
文献摘要:
为识别影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适宜模式关键因素和分区针对性地开展水土流失治理,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条件,应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模糊数学、空间分析等方法,开展了基于生态与生产功能权衡的赣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构建22项评价指标组成的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成功将赣南18县(市、区)划分为偏生态防护型、偏高效开发型和生态防护型与高效开发型皆可3类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适宜区,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分区综合治理对策建议;土壤侵蚀现状、主体功能定位、地方水土流失治理能力、地形、农业人口是生态防护型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适宜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区域开发利用现状、土壤肥力状况、区域便捷程度、地形、农业人口与农业发展状况是高效开发型水土流失治理模式适宜性的关键影响因素.权衡生态与生产功能可遴选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关键影响因素,识别各行政区适宜治理模式,为针对性治理提供依据.
文献关键词:
赣南地区;生态防护型;高效开发型;适宜性评价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李情;聂小飞;谢颂华;胡启武;莫明浩
作者机构: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南昌330022;江西省水利科学院,南昌330029;中国科学院教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陕西杨凌7121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李情;聂小飞;谢颂华;胡启武;莫明浩-.基于生态与生产功能权衡的赣南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22(04):54-61,74
A类:
生态防护型,高效开发型
B类:
生产功能,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模式,适宜性评价,响水,适宜模式,水土流失治理,专家打分,模糊数学,空间分析,区域水土流失,适宜区,综合治理对策,治理对策建议,土壤侵蚀,侵蚀现状,主体功能,方水,农业人口,关键影响因素,区域开发,开发利用现状,土壤肥力,肥力状况,赣南地区
AB值:
0.19352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