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压力控制及气液流动特性
            文献摘要:
                    针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井身结构和管柱设计的特点,综合考虑水合物储层-生产井动态耦合、井下加热器预热和电潜泵实时排采的影响,建立了水合物降压生产期间井筒气液两相流模型及数值求解算法,提出了基于瞬态多相流实时优化泵排量的生产压差自动控制方法,并利用 日本第1次水合物试采和中国南海深水气井现场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合海域水合物试采的地质条件和环境特征,开展数值模拟研究,检测了不同生产压差控制方法的性能,分析了不同生产设计参数条件下生产管柱内的气液流动特性.研究结果显示,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完成降压目标,而Shimizu方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在水合物降压开采过程中,增大生产管柱的管径、施加井口回压、降低电潜泵的安装深度和提高生产压差均可以降低井内的液位高度,其中井口回压对液位高度的影响起着绝对主导作用,而电潜泵位置的影响最小;当采气管线的管径减小至0.108m、井口回压低于0.12 MPa、生产压差小于2.16 MPa时,主流管线内会出现连续排水现象.
                文献关键词:
                    天然气水合物;电潜泵;气液两相流;生产压差;液位;参数设计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刘争;孙宝江;王志远;陈龙桥;王鄂川;陈立涛;王金堂
                    
                作者机构: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工程学院 山东青岛 266580;中国石油集团海洋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28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刘争;孙宝江;王志远;陈龙桥;王鄂川;陈立涛;王金堂-.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压力控制及气液流动特性)[J].石油学报,2022(08):1173-1184
                    
                A类:
                
                B类: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开采压力,压力控制,流动特性,井身结构,管柱设计,水合物储层,生产井,动态耦合,井下,加热器,预热,电潜泵,排采,产期,井筒,气液两相流,两相流模型,数值求解,求解算法,瞬态,多相流,实时优化,泵排量,生产压差,自动控制方法,试采,中国南海,海深,深水气井,现场实测,地质条件,环境特征,数值模拟研究,压差控制,生产设计,设计参数,数条,生产管柱,Shimizu,随机性,开采过程,大生产,管径,加井,井口回压,液位高度,响起,采气,管线,108m,压低,连续排水,参数设计
                AB值:
                    0.377915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