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民粹主义人民观的差异探析
文献摘要:
人民作为一种政治话语,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与民粹主义共同的关键词.但相似的话语背后却有着实质的差异.中国共产党的人民观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民观的坚持与应用,它不仅关注人民的政治规定性,更强调从物质生产实践和生产关系把握人民所具有的现实历史性,民粹主义者仅仅从政治主体来把握人民,撇开了人民现实的差异性和阶级属性,将人民先验地设定为美德与纯洁性的存在,是一种抽象的人性论.由此造成了两种人民观进一步的分歧:其一,民粹主义者通过断言、重复和传染,让人民直接参与到政治生活中,忽略了对人民的教化,造成了人民的反智识,而马克思主义强调通过物质实践与政党组织对人民进行组织与引导.其二,民粹主义的人民由于没有被有机组织起来,无法认识到自身的力量,只能寄希望通过政治解放实现救赎,但马克思主义的人民观强调人民自身具有革命实践的能力,能够在政党的领导下实现自我解放.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民粹主义;人民;反智识;自救;他救
作者姓名:
王代月
作者机构:
清华大学 高校德育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代月-.马克思主义人民观与民粹主义人民观的差异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22(03):82-89
A类:
现实历史性,反智识
B类:
马克思主义人民观,民粹主义,政治话语,着实,党的人民观,规定性,从物,物质生产,生产实践,生产关系,主义者,政治主体,撇开,先验,美德,纯洁性,抽象的人,人性论,断言,直接参与,政治生活,教化,质实,民进,有机组织,组织起来,政治解放,救赎,调人,革命实践,自我解放,自救,他救
AB值:
0.34277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