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分析
文献摘要:
研究目标:考察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研究方法:构建基于贸易增加值口径的比较优势指数并结合核密度估计和马尔可夫链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第一,尽管中国省际调出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且在2017年首次突破了1,但中国经济内循环的比较优势仍然不强.第二,尽管中国出口的比较优势呈上升趋势,但始终未突破1,这说明中国经济在外循环中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第三,中国各省份在内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强于在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中国各部门在内循环与外循环中的比较优势则基本持平.研究创新:首次构建了增加值口径的省际调出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研究价值: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关键词:
省际调出增加值;显示性比较优势;双循环;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张少军;方玉文
作者机构: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系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张少军;方玉文-.中国经济双循环的比较优势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2(02):3-22
A类:
省际调出增加值
B类:
经济双循环,比较优势分析,贸易增加值,口径,核密度估计,马尔可夫链,经济内循环,中国出口,外循环,环中,持平,研究创新,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国内大循环,国际大循环,入统,国内国际双循环,双循环相互促进
AB值:
0.189114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