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区域内的均质与非均质问题——以宋代常州地区进士科为例
文献摘要:
目前对区域间和区域内部的科举盛衰差异研究,基本上将区域看作一个均质的统计单位展开讨论,忽视了区域内外的地理与空间的非均质性这一本质.通过对现存宋代常州地区登第数据进行考察,可以发现,均质性视角下,宋代常州各县区乡密度、人口密度与进士登第人数多寡关系不大;而常州城、武进、宜兴、无锡各县区的城区规模和城市发展的集聚效应与科举兴衰差异有较高的相关度;江阴进士登第人数则与其独立为军时稳定的解额有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政区变迁除了造成南宋时期江阴登第人数的剧增,还可能导致了武进与晋陵进士登第数据记录方面的显著差异.非均质视角则有助于解释一些特殊现象.如晋陵县科第人数远少于武进县,可能在于它在两宋的常州地区内部确属科举洼地,这与运河、滆湖构成的条带状和点状地理形势有关,正体现了区域分布的非均质特性.
文献关键词:
常州;科举;登第人数;区域
作者姓名:
潘晟;王俊姣
作者机构:
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潘晟;王俊姣-.区域内的均质与非均质问题——以宋代常州地区进士科为例)[J].社会科学战线,2022(12):95-104
A类:
登第人数,阴进,武进县
B类:
质问,宋代,进士科,区域间,区域内部,科举,盛衰,差异研究,基本上,上将,展开讨论,非均质性,一本,各县区,区乡,人口密度,多寡,关系不大,常州城,宜兴,无锡,集聚效应,兴衰,相关度,江阴,数则,立为,解额,政区变迁,南宋时期,数据记录,陵县,科第,两宋,确属,洼地,运河,滆湖,条带状,点状,正体,区域分布
AB值:
0.373665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