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要素错配:理论解读与新时代意蕴
文献摘要:
要素错配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普遍存在于各个经济体之中,制约宏观经济长期稳定发展.鉴于西方经济学将"效率"以及"个人利益"的满足作为界定要素错配的标准可能存在理论偏误,本文试图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研究视域,从理论内涵与价值导向以及现实依托三个维度对西方经济学中的要素错配理论进行批判,旨在跳出西方经济学的狭隘视角,以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为学理依循重构要素错配理论的参照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研究认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共同利益的实现为价值追求,清晰地揭示出要素配置的双重属性及其一般规律,旗帜鲜明地指出要素配置的根本目的在于满足人的"需要"而非资本的"需要".因此,要素错配既表现为"量"上的规定性,又体现为"质"上的规定性.重构要素错配的理论参照应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第一性,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为基础的"效率性"的实现作为第二性.对要素错配理论参照系的重新界定有利于厘清新中国成立以来要素配置的阶段性特征以及要素错配的基本内涵,对于新时代下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作用.
文献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素错配;理论解读;新时代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王怡颖;孙蚌珠
作者机构: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10087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怡颖;孙蚌珠-.要素错配:理论解读与新时代意蕴)[J].上海经济研究,2022(07):38-49
A类:
B类:
要素错配,理论解读,新时代意蕴,配作,宏观经济,西方经济学,个人利益,偏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视域,理论内涵,内涵与价值,价值导向,跳出,狭隘,依循,参照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世界观和方法论,共同利益,价值追求,要素配置,双重属性,一般规律,旗帜鲜明,根本目的,规定性,照应,人的需要,第一性,效率性,第二性,重新界定,清新,新中国成立以来,阶段性特征,基本内涵,新时代下,共同富裕目标
AB值:
0.31107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