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长江中游宜昌—螺山段同流量下中水位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
文献摘要:
三峡水库的运行改变了坝下游的来水来沙条件,引起河道形态、河道比降、河床糙率等出现适应性调整,进而改变长江干流流量下中水位变化特征.以长江中游宜昌—螺山段为例,结合影响因素分析法和一维水沙模型法量化了各驱动因素对长江中游同流量下中水位变化的贡献值.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前,长江中游同流量下的中水位无明显变化趋势;三峡水库蓄水运行后,各站中水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在2003~2008年期间,中水位降幅较小,随着三峡水库进一步蓄水运行,2009~2016年期间的降幅明显增加;河床冲刷下切引起的地形调整(-0.39~-1.52 m)和下游控制水位变化(-0.01~-0.58 m)均使同流量下中水位进一步下降,而综合糙率的增加(0.23~0.92 m)使中水位增加;地形调整和下游控制水位变化的综合作用大于综合糙率变化的影响,从而使长江中游同流量下的中水位均呈显著下降趋势,其中地形调整为主导因素.
文献关键词:
长江中游;同流量;中水位;机制
作者姓名:
尹祖迎;柴元方
作者机构:
河南省南阳市水利建筑勘测设计院,河南南阳473000;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荷兰阿姆斯特丹1011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尹祖迎;柴元方-.长江中游宜昌—螺山段同流量下中水位变化特征及机制研究)[J].水电能源科学,2022(10):31-34,86
A类:
影响因素分析法
B类:
长江中游,宜昌,螺山,同流量,中水位,水位变化,三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河道形态,比降,适应性调整,变长,长江干流,流流,水沙模型,模型法,驱动因素,贡献值,水库运行,水库蓄水,水运,各站,河床冲刷,刷下,下切,综合糙率,主导因素
AB值:
0.243493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