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植被调查技术方法与应用
文献摘要:
本次在调查区内设置样线1条、样方7个,其中森林样方6个、灌木样方1个,系统调查了区内各样方内的生境条件及植被群落类型、结构、组合等.调查区内植被群落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其中灌木层及草本层植被种类较丰富,多以单生、小丛为主,分布不均匀;乔木层植被类型单一,以大斑块为主.通过对调查区内采用样线法及样方法进行植被调查,调查区共有维管束植物17科25种,其中:蕨类植物2科2种,裸子植物1科2种,被子植物14科21种.结果表明:调查区内植物种类、数量较少,植物多样性相对较低,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区内优势种乔木为云南松、赤桉、蒙自桤木,灌木为车桑子、清香木,草本植物为禾草;矿山生态修复时林地宜采用乔+灌+草的配置模式,灌丛宜采用灌+草的配置模式;研究结果可为矿山后期生态修复提供参考依据.
文献关键词:
植被;样方法;群落;组合;矿山生态修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袁立涛
作者机构:
四川省冶金地质勘查局六0六大队,成都 61170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袁立涛-.矿山生态修复工作中植被调查技术方法与应用)[J].四川地质学报,2022(04):651-656,681
A类:
B类:
矿山生态修复,植被调查,调查技术,调查区,内设,系统调查,方内,生境条件,植被群落,群落类型,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植被种类,单生,分布不均匀,植被类型,斑块,样线法,维管束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植物种类,植物多样性,生态系统稳定性,内优,优势种,云南松,赤桉,蒙自,桤木,清香,香木,草本植物,禾草,林地,配置模式,灌丛,山后
AB值:
0.416397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