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ILED
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水—社会领域视角下的国际河流治理
文献摘要:
国际河流的经济、社会、生态等多重属性使之成为重要的地缘政治议题.现实主义和制度主义分析容易陷入"领域陷阱",难以充分呈现中微观层面的多元主体互动以及权力结构和自然要素的相互塑造过程.本文在政治地理学辩证性和关系性的思维基础上,介绍"水—社会领域"概念框架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国际河流治理中的运用.该框架从权力—空间关系的视角出发,包含多元尺度、多维空间、关系网络和领域建构等分析维度.研究认为,国际河流治理是领域(再)生产的过程,水资源是治理过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自然与社会具有相互建构的辩证关系.将政治地理学的核心概念"领域"运用于水治理研究中,重新建构本体论和认识论,对国际河流治理的地缘关系解析具有独特的地理学价值和意义.
文献关键词:
水—社会领域;国际河流;自然—社会;辩证性;地缘关系
作者姓名:
王雨;张文雅;刘晓凤
作者机构:
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深圳518055;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香港999077;香港大学地理系,香港999077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王雨;张文雅;刘晓凤-.水—社会领域视角下的国际河流治理)[J].人文地理,2022(02):41-49,102
A类:
B类:
社会领域,国际河流,河流治理,地缘政治,现实主义,制度主义,陷阱,微观层面,多元主体互动,权力结构,自然要素,互塑,政治地理学,辩证性,关系性,维基,概念框架,从权,空间关系,多维空间,关系网络,治理过程,不可分割,自然与社会,相互建构,辩证关系,核心概念,水治理,治理研究,新建构,本体论,认识论,地缘关系,价值和意义
AB值:
0.418978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