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梅尧臣诗歌的叙事性
文献摘要:
中唐以后诗歌叙事性大增,梅尧臣作为"中唐-北宋"诗歌时段的重要诗人,其创作实践涂上了鲜明的叙记色彩.这集中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首先,梅尧臣的制题突破"卓绝清新,言简意足"的艺术规范和审美标准,创作了不少体兼诗序、貌类散文的诗序化长题和散文化诗序;其次,梅尧臣自拟题目的乐府歌行、古体诗歌大量运用对话、引语形式穿插、填充诗歌内容;再次,梅尧臣的代书诗继承杜甫、白居易的写作传统,以诗歌代替书简,承担传递信息、交流感情的功能,以叙事笔法呈现一个个因果清楚、脉络分明的故事;最后,梅尧臣注重按照线性时间发展流程展开不同时空的叙事流转,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点间对比与切换,以时间率领空间,完成诗歌场景的时空转换,体现出梅尧臣布局谋篇时的叙记意识.叙事理路的彰显,逻辑思维的演绎,使其诗歌接续中唐以后创作倾向,具有拓开宋诗美学范型的文学史意义.
文献关键词:
梅尧臣;叙事;长题;对话;代书诗;时空转换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朱新亮
作者机构: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 成都61006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朱新亮-.论梅尧臣诗歌的叙事性)[J].求是学刊,2022(05):170-180
A类:
代书诗,脉络分明
B类:
梅尧臣,叙事性,中唐,北宋,创作实践,卓绝,清新,言简意,审美标准,诗序,长题,散文化,拟题,题目,乐府,歌行,古体诗,引语,语形,穿插,诗歌内容,杜甫,白居易,书简,传递信息,流感,感情,叙事笔法,一个个,线性时间,发展流程,率领,领空,时空转换,布局谋篇,叙事理路,逻辑思维,创作倾向,拓开,宋诗,诗美,范型,文学史意义
AB值:
0.4264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