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青海省畜禽遗传物质保存现状及发展对策
文献摘要:
青海省作为全球高海拔地区生态系统,经过长期自然选择和人工选育,形成了一系列适应高原特殊自然环境的生物物种.这些物种维系着高原总体生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改革开放以来,青海省引进大量外来高产品种对地方品种进行改良,大幅提高畜牧生产水平,某些地方品种逐渐被培育品种或杂交品种所取代.而地方品种具备适应性强、耐粗饲、有害基因频率低等优良特性,是极为宝贵的畜禽遗传资源,急需保护.目前,青海省各级各部门通过建立保种场等措施保护畜禽品种,但形势仍不容乐观.2015年起,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联合全国畜牧总站遗传资源保存利用中心开展青海地方品种遗传材料制作保存工作,以畜禽遗传材料基因库为载体保存畜禽品种的配子或胚胎、DNA、体细胞等遗传材料,可较长时间保存畜禽品种的基因型,减轻保种压力,最大限度地增加畜禽遗传多样性和可持续性.
文献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赵香珍;赵莉渲
作者机构:
青海省海东市乐都区农村经济经营服务站,海东810700;青海省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利用中心,西宁810016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香珍;赵莉渲-.青海省畜禽遗传物质保存现状及发展对策)[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22(02):65-68
A类:
B类:
青海省,遗传物质,质保,保存现状,高海拔地区,自然选择,选育,物物,地方品种,畜牧生产,生产水平,杂交品种,耐粗饲,基因频率,优良特性,畜禽遗传资源,保种场,畜禽品种,不容乐观,家畜,总站,资源保存,保存利用,作保,材料基因,基因库,配子,体细胞,较长时间,基因型,遗传多样性
AB值:
0.357326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