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图像时代视觉主体性的重构——文艺与文化研究的视觉转向之哲学根源
文献摘要:
20世纪下半叶西方的文艺与文化研究领域经历了视觉转向,该转向标志着图像时代的来临.人们一般认为这一转向是科技革命带来的以图像的创造、生产、流通和消费为主要形式的电讯时代的必然趋势,但往往忽略了一个事实:即这一转向其实是人类文化对第一感官的悠久兴趣在电讯时代的一种强力复兴,更是西方主流哲学对始于柏拉图、成于笛卡尔的视觉主体性的反思、批判和重新构建.纵观西方思想史对视觉主体的思考,自柏拉图以降的哲学凝视及其客体几经变化.柏拉图一笛卡尔理性主义传统中,视觉主体对客体的"精神观照"'本质观照"隐含着一种"理性之眼"和"暴力之光"的合谋.20世纪的哲学凝视逐渐转向视觉主体本身,讨论了"被人观看"'相互观看""被意识形态观看""被权力观看"'伦理观看"等主客体间的视觉模式,涉及视觉权力、视觉伦理、视觉心理等层面的问题,揭示了视觉主体构建的种种模式:如视觉黑洞、镜像陷阱、镜面大厅、全景监狱、他者之面等.这些视觉主体性理论为文艺研究和文化研究的视觉转向奠定了哲学基础.
文献关键词:
图像时代;视觉转向;哲学凝视;视觉主体;视觉他者
作者姓名:
段国重;顾明栋
作者机构: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扬州225009;美国达拉斯德州大学艺术人文学院 达拉斯75080
引用格式:
[1]段国重;顾明栋-.图像时代视觉主体性的重构——文艺与文化研究的视觉转向之哲学根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01):158-166
A类:
电讯时代,哲学凝视,视觉他者
B类:
图像时代,视觉主体,文化研究,视觉转向,下半叶,转向标,科技革命,以图,主要形式,实是,柏拉图,笛卡尔,纵观,思想史,对视,几经,经变,理性主义,观照,暴力,合谋,人观,互观,意识形态观,权力观,伦理观,主客体,视觉伦理,视觉心理,黑洞,镜像,陷阱,镜面,大厅,全景监狱,之面,主体性理论,哲学基础
AB值:
0.305056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