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论本子故事"五传"的传播形式
文献摘要:
"五传"是系列长篇本子故事新作,大约在19世纪中叶陆续被创作.五传问世后便以传抄和胡仁·乌力格尔等书面与民间文学形式广泛流传,深受民众喜爱,到19世纪末在蒙古族聚居区东部民间就已经家喻户晓.传播途径与"明清小说"在蒙古族聚居区传播途径大致相同,在其传播形式当中胡仁·乌力格尔的传播影响最为广泛."五传"是蒙古族聚居区近代各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的结晶及典型个案,无论在清代蒙汉文学关系史上,还是在近代蒙古族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通过"五传"传播影响研究,有利于解读"明清小说"在蒙古族聚居区传播与影响等问题,对蒙古族聚居区的各民族文化交融和文学重构等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文献关键词:
"五传";传播;形式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白玉荣;乌日柴呼
作者机构:
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内蒙古通辽 028043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白玉荣;乌日柴呼-.论本子故事"五传"的传播形式)[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01):87-91
A类:
B类:
论本,本子,传播形式,长篇,中叶,传问,问世,传抄,乌力,书面,民间文学,文学形式,世纪末,聚居区,家喻户晓,传播途径,明清小说,大致相同,中胡,传播影响,各民族文化,文化交流交融,典型个案,蒙汉,汉文,文学关系,关系史,蒙古族文学,文学史,民族文化交融,融和,实践依据
AB值:
0.422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