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文献
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建构
文献摘要:
在侵权法保护路径之下,个人信息权益受到侵害是否应该以及如何获得精神损害赔偿的问题面临正当性质疑、认定标准严格、损害赔偿数额难以计算等困境,导致个人信息主体的合法权益难以获得有效保护.个人信息权益具有明显的人格属性,与个人信息主体的人格尊严、人格自由密切相关,因此个人信息权益遭受侵害时,被侵权人应获得精神损害赔偿具有一定的理论根基与实践需求.对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赔偿的认定应该适度淡化"严重精神损害"的标准.在具体的损害赔偿数额计算方面,应以个人信息主体的实际损害或者个人信息处理者(侵权主体)的实际获利为基本依据,并构建法定赔偿数额制度.
文献关键词:
个人信息权益;精神损害赔偿;法定赔偿数额
中图分类号:
作者姓名:
彭诚信;许素敏
作者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凯原法学院 上海200030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彭诚信;许素敏-.侵害个人信息权益精神损害赔偿的制度建构)[J].南京社会科学,2022(03):84-95
A类:
法定赔偿数额
B类:
侵害个人信息权,个人信息权益,益精,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建构,侵权法,保护路径,正当性,认定标准,个人信息主体,合法权益,难以获得,得有,人格尊严,人格自由,被侵权人,理论根基,淡化,实际损害,个人信息处理者,获利,基本依据,建法
AB值:
0.191911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