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站-论文投稿智能助手
典型文献
北宋神宗朝画院变革再认识
文献摘要:
以往讨论北宋神宗画院变革,多着眼于所谓政治上的"元丰改制"及画风上的"崔吴变格",而本案则通过神宗熙宁年间京师绘事及画院制度的还原与建构,对其背景因素与内在意涵做出了新的解读.首先,熙宁初相国寺绘事中的画人去留问题直接反映了宫廷所需的画手类型,花鸟及山水开始成为皇家绘事中的主流题材,这标志画院创作内容的改变.但这种改变并不意味着北宋前期画院所尚画风的彻底松动,"学遵师法,不妄落笔"仍是院内的评判标准,而神宗初年画院中的变法局势亦未明朗.不过,熙宁初年的种种迹象表明,民间画家的涌现与画院制度的调整相辅相成.在神宗熙宁二年图画院祗候杜用德等进言之后,本案认为熙宁六年转隶图画院于都大提举诸司库务,便是推动画院改制的关键性举措,而在"元丰官制改革"之中其实并不再涉及画院制度的重大调整.隶属关系的转移消解了院制改革中的阻力,并为革新派画家主导画院风气铺平了道路.可有待讨论的是,元丰中神宗开始亲自主持改革,郭熙与崔白也由此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就皇帝本人的好恶而言,我们似乎亦不能将"崔吴变格"与此时的"画院变革"相表里……
文献关键词:
北宋神宗;画院变革;相国寺绘事;熙宁院制改革
作者姓名:
赵振宇
作者机构:
天津美术学院
文献出处:
引用格式:
[1]赵振宇-.北宋神宗朝画院变革再认识)[J].艺术工作,2022(05):63-68
A类:
画院变革,元丰改制,相国寺绘事,熙宁院制改革
B类:
北宋神宗,神宗朝,再认识,多着,画风,变格,本案,京师,背景因素,内在意涵,画人,去留,宫廷,花鸟,皇家,创作内容,不意,北宋前期,松动,师法,落笔,评判标准,初年,年画,院中,变法,局势,明朗,迹象,画家,二年,图画,进言,六年,转隶,于都,诸司,司库,动画,官制,大调,隶属关系,革新派,风气,铺平,亲自,郭熙,登上,皇帝,好恶,表里
AB值:
0.334829
相似文献
机标中图分类号,由域田数据科技根据网络公开资料自动分析生成,仅供学习研究参考。